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规定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了使教师自觉地、规范化地工作,我校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教学质量检查考核的有关规定》和《贯彻教学常规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开学第一周初应当发给各个教研组、年级组,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实际,按学校教学计划和教研组活动安排,写出新学期所任教学科教学计划,包括本学期教学进度表,于开学第一周内交教务处。
4、学期结束时各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包括(1)教学目标;(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6) 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
2、撰写教案要求。
⑴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
⑵教师必须在备课组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导学案之前独立备课,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含五年教龄者)必须详细书写在教案本上。凡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必须注明执笔人、审核人(备课组长),导学案上必须有二次备课的书写笔迹,必须课后写反思。
⑶初三教师第二学期及高三教师备课可以书写在复习资料上,但是,必须有备课书写的笔迹;或者手写教案。
⑷给学生统一购买的导学案只能作为备课的参考,教师必须有书写的教案,或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导学案-------含从网上下载不加筛选直接发给学生整套试题视为无教案上课。
⑸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暑假期间,35岁以下年龄的教师应当备好10周的课,其他教师应当备好两周的课。
(二)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
⑴集体备课总要求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活动期间教师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备课组长请假。备课组长负责统计活动情况,每月底汇总报教务处。
2.“六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注意分层要求);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分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2)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确立课题 —— 个人备课 —— 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 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 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教学实践(跟踪) —— 课后交流、反思 —— 二次备课—— 资料保存
(3)个人初备: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集体备课必须建立在个体精心备课的基础之上,人人有准备地参加。
基本要求 :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 、目中有人 、心中有法 、胸中有案。
具体要求:应通过讨论明确本周或下周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突出重点的手段、突破难点的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典型习题的设置和解法优劣的比较等。教材规定的习题,教师要亲自做一遍;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师课前必须亲自试作一遍。并书写个人教案。
(4)集体研讨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备课组长要充分发挥组员集体智慧搞好教学设计。
(5)修改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要求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统一。
三、上课
1.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预备铃响后到上课教室门前,等候上课。不得无故迟到。上课期间,不得随意出入教室,不能提前下课。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
2.应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部教学活动应紧扣教学目标,同时注意分层教学。要求对当堂内容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培养学生质疑好问、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努力做到堂堂清,让学生满意你的教学。
4.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管理,但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要求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按大纲和教材要求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作业,有代表性、典型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3、教师实施分层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来布置课内外作业和练习,防止超纲和出现差错。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做到内容正确,步骤完整,格式规范,书写清楚,字迹工整,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2)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应该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作业要及时发还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课后作业要坚持全收全改,反对只印发试题而不批改的现象。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要求对当堂内容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
2、作业批改力求正确,要指出错误或不当之处,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的次数。作业批改要有分数或等级,有批阅日期,并作好批阅登记。作文批改要有一定量的眉批和尾批,批改评语简明易懂,书写要整洁规范,少指责、多鼓励,加强个性批改。
3、作业批改后,要让学生自己更正,养成自我检查的订正习惯。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查缺补漏,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批改,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评改。
4、作业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禁止由学生或他人代为批改,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
五、教学研究
1、校本教研围绕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教材教法学法,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的根本途径。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要做好考勤工作,并将考勤情况及时上报教务处。
2、教研组两周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要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研究的专题,有计划地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课、展示课等,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要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要有活动记录。大型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要写出总结材料,形成校本教研专题案例。
3、教师要加强校本研修。①自觉加强学习,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以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每学期手写读书笔记6000字。②加强实践反思,做到“三反思”:教学前反思备课思路,寻找最佳上课方案,提高教学的预测能力;教学中反思教情和学情及时改变教法,提高教学的调控能力;教学后反思课堂实践,总结经验和不足,提高教学的评价能力,请书写在教案后边。③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听课10节。④每个教师开学第一周,制定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交教务处。
4、每次考试结束,每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年级组必须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教学得失,提出改进措施。高三、初三每次考试,教师必须交书面反思教学得失,备课组要研究复习策略,交流复课经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