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长返校传经 助力学弟学妹扬帆初三
——我校优秀毕业生黄锦瑞经验分享会
7月11日下午,我校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准初三学子们齐聚一堂,聆听一场特殊的“成长课”——我校2020级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行健书院的黄锦瑞,带着对母校的深情与求学感悟,为即将踏入初三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会。
一、重返母校忆初心,以亲历者视角传经验
黄锦瑞回忆了在附中时美好的校园生活拉近了与学弟学妹的距离。作为当年中考杨凌示范区第一、高考697分(全省排名75)的“学霸”,他坦言此次返校很荣幸,“初中毕业已5年,虽怕经验不适用于当下,但仍希望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大家解决切实的困惑。”
从“为什么要考好高中”到“如何看待初三”,从“劳逸结合的技巧”到“学习规划的方法”,黄锦瑞结合自身经历,将抽象的“成长道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践经验。
二、解析关键问题,点亮初三前行路
“为什么要考重点高中?”黄锦瑞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发全场思考。他结合在清华的求学体验,从三个维度给出答案:一、好的氛围能带动自我成长,身边同学的努力会成为无形的动力;二、好的机会能拓宽发展空间,高中的竞赛资源、社团活动,甚至大学的夏令营推荐;三、优质平台能提供更多可能性,优质资源的倾斜则能加速成长,不同学校的师资、课程设置确实有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在长期学习中逐渐显现。
谈及初三,他将学习比作“一根逐渐绷紧的弦”,认为“初三是知识的复盘年,也是压力的爬坡期。但别怕,这根弦不会突然绷紧,学校会帮大家过渡,而你们要做的,是从一开始就跟上节奏——因为松懈一周,可能就会落下一大截。”他鼓励同学们:“初三是弯道超车的黄金期,我身边就有同学通过一年扎实复习,从中等生冲到前列。”
针对学子们关心的劳逸结合、手机管理等问题,黄锦瑞分享了实用技巧:一是明确学习是当下重心,休闲是服务于学习的调剂;二是用目标奖励机制约束自己;三是牢记“要玩就好好玩,要学就好好学”,避免学习时想娱乐、娱乐时负罪感的内耗。
三、拆解学习密码,助力高效备考
在学习方法分享环节,黄锦瑞强调,初三学习的核心是建立知识体系和掌握做题方法。他建议将错题分为两类:知识体系漏洞(如知识点不清、公式记混),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做题技巧问题(如粗心、思路局限),需针对性改进——“低级失误要警惕,灵活难题要多练,答案不是对钩的参照物,而是锻炼能力的帮手。”
谈及心态调整,黄锦瑞的建议温暖而有力量:“高压下情绪波动很正常,别憋着,找老师、同学、家人倾诉,他们都是你的后盾。很多时候,不是事情行不通,只是你没去做而已。”
四、互动答疑暖人心,青春对话共成长
分享会后的提问环节,学子们踊跃举手,问题从“如何调节压力”“怎样做学习规划”,到“如何面对挫折”“写作如何提升文采”,覆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黄锦锐学长都耐心的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当被问及“如何持之以恒”,他坦言:“靠热情走不远,靠习惯才能持久。把每天的学习任务拆成小目标,完成后打个勾,积累的成就感会推着你往前走。”
五、王忠俊副校长的暖心寄语
分享会的最后,王忠俊副校长寄语同学们:“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授,更是梦想的传递。初三学子们,希望你们坚定目标,调整心态,坚持不懈!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榜样的引领下,你们定能在2026年中考取得理想成绩。”
近一小时的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黄锦瑞的真诚分享,不仅为即将迈入初三的学子们提供了实用的备考指南,更传递了“脚踏实地、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注重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通过返校分享、学长领航等活动,为学子们搭建成长交流平台,助力他们在关键节点明确方向、坚定前行。
作者:初中教务处 初审:徐恒明 终审:韩党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