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推荐阅读

从教20多年,他是怎么由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特级教师

发布日期:2016-12-10   阅读次数: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多个年头,由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学子逐渐成为一个“老”教师。

他被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第六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北京市优秀教师、京城魅力教师等。

他的语文课,非常受欢迎。与学生共成长,理性思考,科学求索,大胆实践,是他语文之路的主旋律。

他的语文之路,实质是一条从教学到教研到教育的探索路,从关注课本到关注自我到关注学生和学生素养的实践路。

本周,好老师带您走近北京丰台二中陈维贤老师。 

在陈维贤老师看来,教师绝非蜡烛,更不能几十年如一日、过“放羊娃”似的生活。那陈老师是怎么过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从教好书起步

90年代初期,在知识、方法、心理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踏上讲台,我所做的只能是尽量不误人子弟。我所理解的语文教育就是教学,所理解的教学就是教书,把书上的东西教给学生。

逐渐萌发“把书教好”的想法

不误人子弟,把书上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学生能考好,就是我职业之路的思想起点,低得不能再低的起点,片面得不能再片面的起点。我关注的首先是自己怎样读懂一篇篇课文,怎样做好一道道试题。于是,我开始恶补大学中文的课程,拼命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做能够找到的各种语文试题。一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两个班学生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我的班级总成绩同样遥遥领先,更意想不到的是学生把我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学校十佳教师。付出的代价是我的考研梦破灭了,“把书教好”“做一个好语文老师”的想法逐渐萌发。

学生觉得,上我的语文课值得

如何让学生考好,如何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当时的我不明白。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首先搜集、抄写高考题(90年代初期,学校没有复印机,书店里也少有所谓的高考试题汇编之类的资料),研究高考试题。所能找到的语文试卷我都认真抄写在笔记本上;订阅多种教学杂志,专门积累高考试题。慢慢地,我发现,高考试题尽管千变万化,但常见题型就那么多,每种题型做题的思路方法就那么几种;尽管很少直接考书上的内容,但所有考题的“根”都在课本中。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高考内容和课本学习结合起来,落实考点于课文之中。学生们普遍觉得上我的语文课值得,听课有收获,做题有方向、方法。

上好每一节课,语文之路初程我这么做

为了上好每一课,我首先把一册书、整个高中六本书全部自学一遍,然后把与这篇课文相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研究,自己真正读懂,这样上课时不管学生问什么问题我都不怕了。和大学相关的,我重学大学教材;和大学无关的,我买相关书籍研读。一篇篇课文之于我如牛之于庖,上起课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好在父亲、哥哥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家中藏书也很丰富,耳濡目染,自己也有一定的基础。

先以语文的魅力把学生迷住,再用语文的显性“价值”——考得好——紧紧吸引学生,是我语文之路初程的做法。三年的努力换来了我校历史上最为突出的高考成绩,也练就了我扎实的“功底”,极强的应试能力,我被誉为语文应试高手,被评为先进。

狭隘理解语文教学,但也自发关注学生

回想起语文教学之路起点的点点滴滴,不觉汗颜。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是如此之狭隘,做法是如此之落后,不仅没意识到,反而为取得的所谓高考成绩沾沾自喜。

 不过,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我一直思考、探索的是如何教好书,主要立足点是自我,但实质还是关注到了学生。考好,是自觉的追求;学生,是自发的关注。教材体系烂熟于心,高考指导胸有成竹,无意识地追求积淀。 

  聚变,由深入思考转折

随着教学的更为娴熟、阅读的更加广泛,视野的慢慢开阔、学生读大学后信息的不断反馈,一个个问题在脑中形成: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为什么要语文教学,教好书和考好就是语文学习?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节好的语文课该如何评价?我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吗?

每一节课,我考虑的是学生们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是否收益最大化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渐渐意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是为了学生学好语文走好人生路而开设的一门课程。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教学,立足于语文教学从事教育,应该是我们基本的要求。语文教育应该也必须起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作用,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语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没有语文教师,学生自己也能学好。语文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促进、点拨、引领。

于是,我摒弃了自我炫耀、展示的做法,摒弃了把语文教育等同于语文教学,等同于考好的思想,开始自觉走向关注学生。每一节课,我考虑的是学生们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我该如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该如何为学习服务。“怎么教”变成了“怎么为了高效率的学服务”。我如饥似渴地拜叶圣陶、钱梦龙、蔡澄清、于漪等老师的著作,订阅十多种专业期刊,大胆实验,积极探讨合理的引领方法。由让学生“考得好”,转变为“学得好”,语文综合素养高。考好是语文学习的低级阶段,也是必要阶段;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生活、生命的需要。

深入阅读、思索、实践,使我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90年代后期,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我开始了一系列的思考、实验。

1、朗诵——演讲——辩论系列:高一每天开展时文选评活动,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选取并抄写或复印所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章推荐给大家,推荐者先朗读再点评,最后由活动负责人搜集保存,学期结束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章。每学期汇集成一本书,再由班级推选学生写出“序”、“跋”、设计封面目录,形成一本《和智者对话》集。

高二第一学期开展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国际、国内和班级情况,开展演讲,每天一人,学生评议,最后汇成《和自己对话》集;第二学期开展辩论,汇成《激扬文字》集。实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现在,家中10多本学生自编的集子,每每翻阅都把我带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专题研讨系列: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薄弱内容,指导他们分小组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变体作文研究小组”“散文阅读研究小组”“高考诗歌鉴赏研究小组”等纷纷成立,课余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用展板展示,大家相互观摩学习。

 3、特长训练系列:入学时,每人报一项语文特长(可以是自己做得比较好的,也可以是自己薄弱的方面),张贴在教室里,每天有意识地自我训练,学期结束比对变化。学生们以书法、写作、朗诵、演讲、背诵、名著研究等为特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我课堂上注重特长生的变化,给以积极的反馈……

 深入的阅读、思索、实践,使我走进了语文教育之门,真正成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关注的是学生,不再是自我;我重视的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不再是考好。匠气渐少,师气渐浓,发表了数十篇引起一定反响的论文,培养出了一批高素养的学生,人生由此聚变。 

  

拔节,与理性求索相伴

青春从年近不惑开始,激情与人生永远相伴。这是我参加省级教坛新星评选时写下的一句话。的确,走进语文教育之门,是我语文人生的一大转折。由于愚钝,我用了六年的时间,从此我开始不断拔节。

为探索课堂教学最优化策略,我带着自己的实验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有幸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省级论文评选一等奖等各种荣誉。主持全国科研课题“学生主动发展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省级科研课题“学生主动发展研究”。不断的思考、求索化为一篇篇论文见诸报刊,几十篇文章使我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不知不觉,我成为我们市最年轻的“拔尖人才”、年轻的高级教师。

 为了克服职业的倦怠,我不断探索各种教法,积极把求索结果应用到课堂之中,在2002年有幸评为高级教师后,以“有勇气死在公开课”的态度坚持上各种公开课。2008年,顶着压力,从学校到市里,再到省里,我一路走来,经多轮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法演讲评比,被评为省级教坛新星。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十佳教改新星”。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能够面对任何学生都游刃有余,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善于适应不断调整的教师。2010年来到北京,经过短暂的调整,我的语文课依然大受到欢迎,而我在自我调整中又一次获得新的突破:学生高考成绩获得历史性突破,语文和综合素养遥遥领先……我不仅一年后被认定为北京市特级教师,还受聘北京大学等高校参与国培计划讲座和硕士生的指导。

从市重点中学到省重点中学,从省级示范校到北京市示范校,每一次深入思考,每一步理性探索,每一次认真实践,人生就获得一次拔节。现在,我在教学之余,研读古代教育著作和国外最新教育专著,寻求语文教育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开博客,记录教学的点点滴滴,反思探索的成功失败。坚持进行文学创作,下水作文,探索写作教学的高效化规律。我笃信,“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我追求,“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贵能令反三,触处引自伸”。

 我的教学起点很低,但再低的起点都不是不进取的理由。成长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求索推动人生的拔节。

 


编辑:方艺芬

 

感谢 京师书院 帮助

感谢 陈维贤老师 的支持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