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学习洋思教学模式
洋思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教育理念在洋思教学模式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要深刻理解、体验洋思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的内涵。
二、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数学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先学后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和实践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我评价这些学习活动,从而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要注意和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洋思教学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洋思的管理模式。学洋思必须首先要注意我们的教学管理模式,还要注意我们在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师队伍、学生素质以及使用的教材等各方面的情况。
五、要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要更加全面、严格地执行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决不是为了应试!正确理解“每堂课都象考试那样”的真正含义,它强调的是学习的高效率,而不是推崇“考”这一教师的“法宝”。
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必须牢记数学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当堂训练”不能过多地注重知识训练,“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也不能局限于清知识。我们要把教会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渠道”,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
八、要有创新意识,我们反对“拿来主义”。我们要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学习洋思模式,我们要结合自己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去学习洋思模式。
现将洋思中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使用该模式的情况原文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这类课以例题为主要学习内容,重点是运用概念、定义、法则、定理等解决问题。这类课一般采用“一学一教,当堂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程序及要求如下:
(1)揭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步骤]
①板书课题;
②投影学习目标。
[注意点]
目标要准确,例题型课的学习目标不只是获得知识,而且更要突出能力,一般为“会运用”、“能熟练运用”,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
①自学的内容:看课本上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内容;
②自学的时间:约5-8分钟;
③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思考,研究例题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同时探索有无其他解法;
④审视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明确解题思路,进行自我检测。
[步骤]
①投影自学指导;
②学生看自学指导。
[注意点]
①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发学生小结注意点等。
②投影内容要包含三层意思,让学生看了后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要求。
(3)先学。
a.学生看例题(约5-8分钟)。
[目的]
通过学生自学,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运用于与例题类似的习题上。
[步骤]
①学生看例题;
②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③思考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的解法。
[注意点]
学生看书时,教师一般不讲话,若有必要提醒个别学生注意什么,也不宜太多,声音不宜太大,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b.学生练习。(约10分钟)
[目的]
通过练习,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同时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步骤]
①请学生板演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练习;
②教师行间巡视,了解座位上同学的解答情况。
[注意点]
①板演的学生一般以中下生为主,人数一般为3-5人,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
②老师在巡视时不能流于形式,要耐心细致关注每个学生,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整理出典型的、倾向性的错误,将这些错误,用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为后教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4)后教。(解疑导拨,合作探究)(约5-8分钟)
[目的]
①学生通过解析、讨论、正确判断解题过程是对还是错;
②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进一步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规律。
[步骤]
①让学生判断正误,找出具体错误并更正,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一题多解)。
②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矫正。
[注意点]
①在改错的过程中要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即使把对的改成错的也要让他们表现出来。这样通过以后的讨论,让学生悟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找出错的原因,并接受教训。
②教的程序,同时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步,并把座位上同学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一起评讲,再归纳这一步的步骤及注意点。
③教的方式,“兵”教“兵”,即让会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一下,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的,表达不合要求的,教师再补充;讲错了的,学生或教师帮助更正。
④教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归纳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计算题的步骤、应用题上的等量关系、证明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及证明思路等。
(5)当堂训练。(约15分钟)
[目的]
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
①布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②学生做作业;
③布置思考题。
[注意点]
①教师要巡视,确保人人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
②明确解题格式,题目较长的应用题、证明题,不抄题目,只要求注明页码、题号,直接解答;
③布置的思考题一般为提高题。
二、“概念十例题型”课
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前部分是概念、法则、定理等,后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这类课一般采用“一学一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具体教学过程与要点如下:
(1)揭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理解什么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什么问题。
[步骤]
①板书课题;
②投影学习目标。
[注意点]
①目标要明确,重点是运用概念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②层次要清楚,便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
[步骤]
①投影自学指导;
②学生看自学指导。
[注意点]
①投影内容要包含三层意思,让学生看了后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方法和要求;
②指导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理解边熟悉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概念,看例题时,注意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
(3)先学。(约10-15分钟)
[目的]
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熟记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并能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步骤]
①学生结合自学指导看书、思考;
②学生练习。
[注意点]
①学生看书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看得又快又认真的同学,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引起竞争;
②检测练习。要注重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运用,一般选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4)后教。(约8-10分钟)
[目的]
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②通过纠正错误,使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步骤]
①学生自评;
②组织学生讨论判断对错;
③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④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并上升为理论。
[注意点]
①不默写概念,但要通过能否运用概念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来检测对概念是否真正理解;
②学生互评,逐题讨论。若对,则让他们说出对的道理,归纳出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若有错,则引导更正。通过纠正出现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③教师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本节课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与例题的结合点上,即弄清例题中是怎样运用本节课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
④指导的重点放在如何直接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转化创造直接运用的条件上。
(5)当堂训练。(约15分钟)
[目的]
①通过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能力内化;
②通过课堂作业来检测同学们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步骤]
①布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②学生做作业;
③布置思考题。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难度,选题要适量、适度;
②教师要巡视,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
③下课时收齐带走全班作业本。
三、“综合复习型”(专题型)课
在综合复习时,一般采用“大循环”的方式进行,每一循环一般分为三课时(前后三天),每课时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是:
第一课时:检测练习。(先学)
[目的]
摸清学生对本专题有哪些会了,还有哪些不会。
[步骤]
①揭示检测的目标;
②学生独立按时地完成检测练习,教师巡视。
[注意点]
①编制检测练习时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命题;
②端正学生练习的态度,使学生认真练习,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本专题掌握的情况;
③教师要巡视,关注学生练习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同学违北背易后难原则,先做大题、难题;又如,有的同学不会做草稿,将草稿纸翻过来转过去、乱涂乱画等。
第二课时:矫正和总结。(后教)
[目的]
把不会的弄会,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做错一题,学会一类,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吸取教训。
[步骤]
①学生自己更正、解决粗心出错的问题;
②出示典型的错误解法。请学生指出错误说明原因,并更正;
③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讨论注意点。
[注意点]
①不能由老师直接讲,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原因;
②引导学生归纳,寻求规律。
第三课时:针对性训练。(当堂训练)
[目的]
根据前两节课的“漏洞”补缺,并适当拓展,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步骤]
学生练习
[注意点]
①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的问题;
②课后及时批改并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