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 校本培训

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发布日期:2012-03-29   阅读次数: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的独学、对学和群学,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建设学习小组的意义

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1)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2)培养了小集体的团队精神;(3)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4)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5)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6)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三、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学习小组划分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三是便于竞争。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问题,班主任就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每组6人左右;若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学习小组的机构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

五、学习小组组长的选拔

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学习成绩要优秀: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其他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2.性格应外向: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各组要增强纪律观念,要遵守班规校纪,做到不聊天、不偷懒、不开小差。

4.自身标准要高: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度高,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做事严谨认真,要做到自身标准要高。小组长标准高了,才能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不到位,才能及时整改。

5.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1)教师指定:一般情况下,老师经常指定小组长,老师感觉谁可以就让谁当,但是当管理中出现问题后老师批评时,他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不愿再做小组长的念头。毕竟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指责会让他感到处处不如意,所以我们在选拔小组长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2)毛遂自荐:除了老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老师在评选小组长前,先给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当小组长的好处,如当小组长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现在社会上缺乏的不是纯知识性的人才,而是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小组长恰恰能够培养自己这些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毛遂自荐,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心甘情愿,即使被同学误解、老师批评,也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方式改变,但是意义却不一样,人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工作效果也不一样。

(3)组员民主推选。放手发动学生民主推举胜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更便于管理。自己推选的带头人更具有感召力,同学们更乐于服从管理,这种选拔组长的方式是最民主的。

六、学习小组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预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安静、等待上课。

(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要组织、督促他们各司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说班长是联系老师与同学的纽带,那么小组长就是联系组员与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如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能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那么你的班级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4.小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老师不可能时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对随时随地的对本组同学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并反馈给教师,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也会做出反应。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七、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培训(主要责任);科任老师培训(辅助责任)  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2.培训内容:小组长责任、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班主任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了解情况,进行指导。

在开学之初、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誉感,教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要让他们照顾全体组员,特别关注学困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要轮流给每个组员讨论、发言、汇报、评价的机会;在学习中要有序,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求实效;汇报学习情况时,要以小组名义汇报,要分工协作,有汇报的,有补充的,有质疑的,还有总结的;在别的组汇报时,要提醒本组成员认真倾听,注意学习别组的长处,同时查出问题,或补充或指正,从而达到合作与竞争的统一。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比如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提升很快,过一段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4、每周评选优秀组长

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结合同学们的评价,结合平时的各项工作选出优秀的小组长进行表彰,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让小组长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得到认可,从而都能对自己分担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作为班主任,要想培养好小组长,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也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激励,让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

5、组与组之间为竞争的对象:对口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最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七、学习小组组长对组员的管理

1.选出榜样,及时在小组内进行表扬。

2.发现不足,及时建议改进方法。

3.进行评价,可以围绕组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结合学生课堂点评的质量,可以是业余时间的投入度,也可以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抽查排名。

4.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学习效果的抽查。

5.学生管理组员时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小组团结、友谊和学习为重要原则,应当避免产生不愉快,构成矛盾。

八、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检查、纠错、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讲思路、谈学习体会、谈预习看书方法等等。

4.帮扶并不是“包办”,不是抄答案。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组内评选“黄金搭档”。

  九、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小组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正副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副组长(常规、卫生、纪律等)、值日组长、书记员。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十、对学生个人的要求

1、每名同学都要增强集体观念,以班级为大班,以小组为“小班”。树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荣誉感,时时处处为组考虑。

2、组长即为“小组教师”,要服从组长的管理。

3、课前按学科组长分配的任务认真去落实,利用教辅资料充分预习准备,按时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保证课上顺利展示交流,不拖小组后退。

4、课前准备不弄虚作假,不照搬照抄,既自主解决,又通力合作。

5、课上积极踊跃大胆地参与交流讨论,要勤动手、动口、动脑;要敢说、敢讲、敢议!展现小组风采。要学会安静地、用心地倾听。

6、课上展示语言要通达流畅,声音洪亮,尽可能减少语病;黑板板书要工整规范,横平竖直,展示时随手将凳子放到课桌下方,展示个人素质。

7、课上不睡觉、不走神、不起哄,与老师同学积极配合互动。

8、课后对做错的习题、典型的习题要及时整理,已备考前复习使用。

教给学生合作技巧:在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要扫除各种心理障碍,诸如优等生的自骄、后进生的自卑感等。接着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技巧。如:质疑时要围绕学习目标,在文章的重难点和关键处质疑;讨论问题时要有中心,要尊重他人,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听后要给予评价或补充;要做到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交替进行;反馈时要追求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时声音要轻,不影响他人,不讲题外话,说话要有条理,争辩要和气等;要让学生懂得别的组讲清的问题,本组只做必要的补充和拓宽,不再重复。

十一、学习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   实事求是地评价,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  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学习动机:相信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来自内部动力。

4.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