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家教之窗

挫折教育怎么搞?专家传授挫折教育金点子

发布日期:2015-12-18   阅读次数:

  “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可日常生活中谁知道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济南读者赵景兰打来电话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明白,如何才是挫折教育?
  最近几天本报热线电话铃声不断,话题主要是围绕挫折教育展开的。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还有一位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更多的老师家长则直言不懂挫折教育。
  对此,记者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孙汀兰。孙教授讲,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相对提高的今天,挫折教育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对此,孙教授提了一些好的建议。
  首先要弄清孩子的性格类型,看孩子的性格是外向型、内向型,还是抑郁型,要因性格施教。外向型可直言不讳,内向型要旁敲侧击,抑郁型要讲求策略。其次要培养孩子和谐的人际环境,如定期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中聚会,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决策,父母可以适当把责任下放,如买了假冒商品可以让孩子去退换,家里与物业的一些小纠纷,可以让孩子交涉等等,如果孩子成功了,要及时鼓励,说些“比爸爸妈妈强”的话。
  一位家长则表示,平时对孩子的要求,最好不要全部答应,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其受到挫折,要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的。如有的孩子吃雪糕,吃完了第一支,就不应该答应他吃第二支。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学习好的,可能体育不好;篮球好的,可能短跑不好。那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自己可能会遇到困难,自己要去克服。
  齐鲁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吴军生主任讲,定期让孩子参与一些野外生存与拓展训练也是不错的办法。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团队意识以及敢于正视挫折的态度。
  退休教师姜银照先生则建议,定期让孩子走进一些教育基地、工厂、社区,让他们真正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与农村的特困生结对子,互相通信,互相帮助,从他人身上学一些应对挫折的能力等等。

                                                                                       摘自 《齐鲁晚报》晚报》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